罗田县绿化护坡专业施工团队
边坡支护的主要结构形式是挡土墙,通常按结构分类为:重力式挡土墙(含配重式挡土墙)、薄壁式挡土墙(含悬臂式挡土墙和扶壁式挡土墙)、加筋式挡土墙、锚杆挡土墙和锚板挡土墙、竖向预应力锚杆挡土墙、土钉挡土墙和桩板挡土墙等。
路基是公路的承重主体。公路路基由宽度、高度和边坡坡度三者所构成。路基宽度取决于公路技术等级;路基高度取决于纵坡设计及地形;路基边坡坡度取决于地质、水文条件,并由边坡稳定性和横断面经济性等因素比较选定。路床是路面的基础,是指路面底面以下80cm范围内的路基部分,承受由路面传来荷载。在结构上分为上路床(0~30cm)及下路床(30~80cm)两层。路面直接铺设在路床上。因此,对路床,是上路床的土质、粒径、压实度都有严格要求,均匀、密实、强度高,不得有松散和软弹现象。挖方路基的路床,平整、密实,用重型压路机压实至规定的压实强度。为了确保路面各结构层厚度均匀和排水需要,路床表面做成与路面一致的路拱横坡度。
缺点:由于水利护坡的主体充满石料,需要大量石料,因此在平原地区的适用性不强。岸间部分损坏后应及时修复,以免内部石材泄漏并影响岸坡的稳定性。岩体交互发育、坡面整体性差,有岩崩可能的高路堑边坡。当落石冲击拦石网时,其冲击力通过网的柔性得以首先消散,并将剩余荷载从冲击点向绳网系统周边逐级加载,传到锚固基岩和地层,且由锚杆及其基础承受的剩余荷载以达很小的程度。岩质边坡绿化喷播技术[8]
浆砌石护坡 坡度在1:1~1:2之间,或坡面位于沟岸、河岸,下部可能遭受水流冲刷冲击力强的防护地段,宜采用浆砌石护坡。浆砌石护坡由面层和起反滤层作用的垫层组成。面层铺砌厚度为25~35cm,垫层又分单层和双层两种,单层厚5~15cm,双层厚20~25cm。原坡面如为砂、砾、卵石,可不设垫层。对长度较大的浆砌石护坡,应沿纵向每隔10~15m设置一道宽约2cm的伸缩缝,并用沥青杉板条或聚苯乙烯挤塑板填塞。浆砌石护坡,应做好排水孔的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