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寨县英石假山专业施工团队
水泥塑石假山是一种全新的假山造型方式,它来源于国外的假山的游乐园假山雕塑造型,随着传入国内,使得国内的假山造景从真石假山慢慢开始转变为水泥塑石假山的方式,些种方式可以使用更加低的成本造出一些形式威武的大型假山,使用真石假山堆叠的假山造景一般都有体量的限制,因为真石的重量比较重,所以在堆叠的过程中有很大的安全风险,如果堆叠过高,不安全因素就会越大,而使用钢筋混凝土假山则克服了这一点难处,可以制作高达几十米的大型假山,大大提高了景观造景的进程。
小型水泥假山制作流程定位放样:根据图纸、模型及现场情况进行定位放样。预埋件埋置:现浇板块采用70×100×6的预埋件,间距1.5-2.5m埋置;框架柱身采用70×100×6的预埋件,间距2m埋置。在埋设前均应将其与混凝土接触的表面上的锈、油渍、油漆清除干净,埋件在覆盖前均应加固牢靠,并搭接到混凝土钢筋上,预埋件的规格、数量、位置及埋入深度均应符合设计图的要求。骨架制作:主材料为50×50×5角钢,次要处用30×30×3角钢,涂刷锈漆进行防锈处理。行塑石方形骨架制作,骨架角钢的间距尺寸一般控制在:横向间距1.3m,竖向间距1.3m。连接采用焊接方式;然后根据模型进行左右斜拉,做出假山的大致形状。
混凝土基:现代的假山多采用砌块石或混凝土基础,这类基础具有耐压强度大、施工速度快的特点。拉底即在基础上铺置层的自然山石。拉底应用大块平整山石,坚实、耐压,不允许用风化过度的山石做基石。拉底山石高度以一层大块石为准,有形态的好面应朝外,注意错峰。每安装一块山石,即应将砂垫稳,然后填馅,如灌浆应先填石块,如灌混凝土则随灌随填石块,山脚垫刹的外围,应用砂浆或混凝土包严。北方多采用满拉底石的做法。
中层是指底层以上,顶层以下的大部分山体。这一部分是掇山工程的主体,掇山的造型手法与工程措施的巧妙结合主要体现在这一部分。其基本要求如下:堆叠时应注意调节纹理,竖纹、横纹、细纹等一般宜尽量筒方向组合。整块山石要避免倾斜,靠外边不得有陡板式、滚圆式的山石,横向挑出的山石后部配重一般不得少于悬挑重量的两倍。石要统一,泽的深浅力求一致,差别不能过大,更不允许同一山体用多种石料。一般假山多运用“对比”手法,显现出曲与直、高与低、大与小、远与近、明与暗、隐与显各种关系,运用水平与垂直错落的手法,使假山或池岸、掇石错落有致,富有生气,表现出山石沟壑的自然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