峡江县学校园林施工方案
园林的历史发展可谓源远流长,中国早在奴隶社会时期就已有造园活动见于文献记载,《诗经》的记述中可以看出周文王营建宫苑的活动。西方园林的起源亦可追溯到古埃及,甚至在旧约时代就有了伊甸园的构想。园林又称囿、苑、庭园、山池、公园等。
根据园林树种对外界环境因子的适应能力分类根据外界的光照、温度、水分、土壤、空气等环境因子又可分为:喜阴树种、喜阳树种、中性树种;寒带树种、温带树种、亚热带树种、热带树种;耐湿树种、耐旱树种;耐盐碱树种、耐酸性树种、耐瘠薄树种;抗风沙树种、吸附粉尘毒气树种等[1].1.2.3根据园林树木的观赏性状分类观赏叶的园林树木类(如:鸡爪槭)、观赏花的园林树木类(如:樱花)、观赏果的园林树木类(如:各种观赏果树)、观赏树形的树木类(如:雪松)、观赏枝干的园林树木类(如:龙爪槐)[1].1.2.4根据园林树木在园林建设中的用途分类行道树类(如:法梧桐)、孤植树类(如:雪松)、庭荫树类(如:梧桐)、绿篱类(如:红叶石楠)、防护林类(如:杨树)、垂直绿化类(如:迎春)、地被园林木本植物类(如:铺地柏)、树桩盆景类(如:榕树)等.
国内城市园林绿化管理现状近年来,我国城市绿地面积呈持续增长的态势,截止到2011年我国城市绿化面积为161.2万公顷,较年相比增长11.8万公顷,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为38.62%,绿地率为34.47%,大地改善了城市生态环境。这说明,我国城市在大力开展绿化建设期间,全民的环境觉悟不断提高,相关的国家法律法规不断完善,园林绿化已经成为城乡建设的主要项目之一,从而促进了城市园林绿化与经济发展的协调统一。国内城市园林绿化管理主要呈现出以下特征:城市绿地功能由传统的以游览、休闲为主,转变为以环境功能为主;园林绿化管理范围由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为主,转向全社会绿地树木管理为主,全民绿化意识显著增强;园林绿化建设资金由单一的政府投资渠道,转向多元化的社会投资渠道;城市绿化生产由计划管理模式转变为市场化运作模式;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与经济发展呈现出相辅相成的特点。
园林内涵的扩大,使园林是单纯的一个一个园子进行建设,而是要从狭隘的造园转入整个城市的园林化,乃至国家或者园林化。城市需要大幅度地提高城市绿化的环境容量,可以采取公共绿地与绿地相结合,城市公园与大型公共绿地相结合,水平绿化与垂直绿化相结合等方式,并加强沿江防护林带、沿河道及城市主干道绿带等。目前大型环城绿带工程已经启动,但在老城区所能绿化的余地已很少,要真正实现有相当的难度,需要切实地进行贯彻实施。城市主干道绿带已初见成效,而高速路上的绿化仍有待研究与实施。在新建开发区的环境规划中则应使绿化规划总与城市现代化、化所要求的绿化环境总容量相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