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湖区庭院假山设计施工
选择石材:建造假山不必过分追求山石造型,太讲究瘦、漏、透,这样选石的难度比较大。所以应改变原有的看法,树立新的选石观念,按奇、怪、丑的标准选山石。奇、怪、丑,不是指单个山石具备这一标准,而是两三块山石组合起来就能产生或奇、或怪、或丑的景观效果,这样选材面就宽了。常见石材有:太湖石、英石、斧劈石、石笋石、千层石、龟纹石、吸水石等。山石布:通常有太湖石、灵璧石、斑马纹石、泰山石、石笋、卵石等。对石的形状、泽、纹理、体量要求较高。常安放于树下、水边、宽阔的场所中,按放置的形式分为特置、散置。
在假树假山的制作中,以石为主还是以树为主,视造型形式和风格而定。一般情况下石奇树亦奇,石秀树也秀。中国画论中指出“山石为骨骼,树木植物为毛发”,山石上种植了植物才显得有生气,有生机,不然有荒山秃岭之嫌。当然,小的假山不便种植植物的,可配上青苔、小草点缀,也会使画面变得不一样。树木品种、姿态比例、大小多少才能和主体山石协调,使画面更和谐动人,这是提高作品欣赏效果的一个课题,不是简单的种点什么,其中植物的选择是成败的关键,合适的植物可以增强主题山石的特性,可以有外在美的联系以及内在气质的配合;如峭壁有比例合适、特性吻合的树木、藤蔓等,增添了山势的惊险奇特。
假山粘接:现代掇山,广泛使用1:1需要水泥砂浆,勾缝用“柳叶抹”,有勾明缝和暗缝两种做法。一般是水平向缝都勾明缝。在需要时将竖缝勾成暗缝,即在结构上结成一体,而外观上若有自然山石缝隙。勾明缝务必不要过宽,最好不要超过2厘米,如缝过宽,可用随形之石块填后再勾浆。
中国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研究中心总经理端木歧告诉记者,GRC 应用于园林工程已有十多年,整个施工流程中,在真山石上脱模是关键的一道工序。“看似简单的脱模,其实蕴含大学问,对工艺要求高,如玻璃纤维配比、制模方法等。只有工艺到位,GRC 假山景观才能有细腻的质感,达到高的仿真效果。”端木歧解释道,北京植物园大温室2000 年3 月底对外开放,温室内的假山就是用GRC 制作的。为了能够呈现更为自然、优美的热带雨林风光,施工人员专程赴云南进行山石脱模。翻模后GRC 假山的颜、纹理与自然山石没有太大差别,整体景观自然。“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对假山制作效果有着直接影响,在了解自然山石结构、纹理的同时,还要掌握一些施工技巧。如脱模后的GRC 构件要经过拼接组成大型假山,在连接缝隙时一定要谨慎小心,精益求精,否则不仅会降低假山景观的真实性,成为造景的一大败笔,还会直接影响假山的使用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