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德市庭院假山设计施工
叠石“四不”与“六忌”:石不可杂,纹不可乱,块不可均,缝不可多。忌“三峰并列,香炉蜡烛,寸草不生,石墙铁壁”,忌“如似城墙堡垒,顽石一堆”,忌“整齐划一,无曲折,无层次”。收顶及处理假山顶层的山石,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叠筑时要用轮廊和体态都富有特征的山石,注意主、从关系。收顶一般分峰、峦和平顶三种类型,可根据山石形态分别采用剑、堆秀、流云等手法。顶层是掇山效果的重点部位,收头峰势因地而异,故有北雄、中秀、南奇、西险之称。就单体形象而言又有仿山、仿云、仿生、仿器设之别。掇山顶层有峰、峦、泉、洞等20多种。其中“峰”就有多种形式。峰石须选、丰满的石料,或单或双,或群或拼。立峰以自身重心平衡为主,支撑胶结为辅。石体要顺应山势,但立点求实避虚,峰石要主、次、宾、配,彼此有别,前后错落有致。忌笔架香烛,刀山剑树之势。其施工要点如下:
人工仿石:主要用水泥、灰泥、混凝土、玻璃钢、有机树脂、GRC(低碱度玻纤维水泥)作材料,进行“塑石”,投资少,见效快。山石:园林中用于堆山、置石的山石种类常见的有如下几种:太湖石、英石、房山石、黄石、青石、石笋、黄蜡石等。太湖石、又名窟窿石,因盛产于太湖地区而古今闻名,具有“涡、沟、环、洞”的变化和“瘦、皱、漏、透”的审美特征,是用来修筑叠石假山、园林古建的石材佳品。假山施工是指按照假山设计图纸的尺寸进行定位、放线、堆叠、整修的过程。假山的外形千变万化,但其基本结构和程序是相通的。假山的掇叠、过程分为施工准备、分层施工、山石结体、假山洞、假山磴道施工、艺术处理等工序。
假山粘接:现代掇山,广泛使用1:1需要水泥砂浆,勾缝用“柳叶抹”,有勾明缝和暗缝两种做法。一般是水平向缝都勾明缝。在需要时将竖缝勾成暗缝,即在结构上结成一体,而外观上若有自然山石缝隙。勾明缝务必不要过宽,最好不要超过2厘米,如缝过宽,可用随形之石块填后再勾浆。
在选石的过程中,除了要“相石觅宜”,了解山石的自然属性,选择适宜石品之外,更重要的是要透过石材外在的形象,洞察石材所表现出来的内在精神和审美价值即“问石求意”。 比如说鹅卵石就只适用于点埋而不适用于拼接;太湖石好是单个成型,单个成景。假山设计中的“问石求意” 设计者在选石之时,对于形态精美的石材,选择特置的表现形式,以突出其珍贵的观赏价值。在观察石料的外在形态的同时,对其所呈现出的审美精神也进行分析和整理,“俗则屏之,佳则收之”。根据我国古代园林发展过程中所呈现出的诸多特置石名品,可将其归纳为四类鉴赏方法即:近山形置石、远山形置石、形象置石以及纹样置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