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池县公路护坡设计施工
生态护坡,是综合工程力学、土壤学、生态学和植物学等学科的基本知识对斜坡或边坡进行支护,形成由植物或工程和植物组成的综合护坡系统的护坡技术。
开挖边坡形成以后,通过种植植物,利用植物与岩、土体的相互作用(根系锚固作用)对边坡表层进行防护、加固,使之既能满足对边坡表层稳定的要求,又能恢复被破坏的自然生态环境的护坡方式,是一种有效的护坡、固坡手段。
对于深层失稳,容易产生滑坡的边坡,则采用钢筋混凝土形成框架,用锚杆或锚索加固边坡的工程措施与植被护坡相结合。在实际应用时如果工程措施设计不好,将使工程措施在坡面显现很多,影响了绿化效果。因此工程措施设计的趋势是设计出更合理的工程结构,使工程防护和植被防护地有机结合,达到既有效地支挡加固坡体,又在坡面上看不见工程结构,显现植被和优美的景观的目的。水利工程建设可以控制水流量,人工配置水资源,使水资源的利用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由于自然条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边坡被冲刷,导致河岸崩塌,对农作物或建筑物造成威胁。因此,做好防坡防护工程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的主要内容是探讨水利工程护坡生态技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利工程建设变得越来越重要。
绿化喷播技术,其核心是在岩质坡面营造一个既能让植物生长发育而种植基质又不被冲刷的多孔稳定结构。它利用特制喷混机械将土壤、肥料、有机质、保水材料、植物种子、水泥等混合干料加水后喷射到岩面上,由于水泥的粘结作用,上述混合物可在岩石表面形成一层具有连续空隙的硬化体。一定程度的硬化使种植免遭冲蚀,而空隙内填有种子、土壤、保水材料等,空隙既是种植基质的填充空间,又是植物根系的生长空间。不仅适用于开挖后的岩体边坡,而且对于岩堆、软岩、碎裂岩、散体岩、酸性土岩以及挡土墙、护面墙、混凝土结构边坡等不宜绿化的恶劣环境。
黄土地区的路基病害主要是黄土陷穴和湿陷。黄土陷穴是黄土经水冲蚀与溶蚀所形成的一种物理地质现象,它对路基的危害较大。黄土陷穴的处理方法和适用条件如下:回填夯实用于明穴;明挖回填夯实用于埋藏浅的暗穴;支撑回填夯实用于埋藏较深的暗穴;灌砂用于小而直的暗穴;灌泥浆用于大而深的暗穴。湿陷性黄土一般是大面积分布的,处理费用较高。黄土湿陷性对于一般等级公路可部处理,对于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影响较广,因此应完善排水系统,并对路基附近现有的灌溉、排水设施进行处理,渗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