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丰县护坡锚杆设计施工
为防治沙埋,路基设计时,应根据风沙地貌的特点,风沙运动特征,风向、风力、路线与风向的交通等选择合理的路基横断面形式。对路肩、边坡坡面和平台进行全面防护以风蚀。在风沙流比较严重的地区,为根治沙害,除对路基本身进行防护外,还应在路侧建立完善的防沙体系,包括整平带、防护带和植被保护带等。对填方路基设计成流线形,有利于风沙流顺利通过路基,减轻积沙的危害。路侧防沙工程可概括为固、阻、输、导四种类型。“固”,主要指植物固沙和设置立式沙障、植物固沙是防治沙害的根本措施。“阻”,主要指拦截风沙和限制积沙移动;阻沙沙障一般可分为墙式、堤式、栅式、带式四类。“输”,主要指通过增强风力或改变地表面性质,使过境流沙顺利通过路基而不产生堆积。“导”,是指在路基迎风侧采用导沙措施,借助风力作用,改变风沙流或沙丘的移动方向。
岩石边坡无植物生长所需的土壤环境,故多采用厚层基材喷射植被护坡技术予以坡面防护处理。该方法通过采用混凝土喷射机把基材与植被种子的混合物按照设计厚度均匀喷射到所需防护的坡面上,从而在坡面上形成一层结构类似于自然土壤且能够贮存水分和养分的植物生长所需的基层材料。工程防护与植被防护的有机结合工程护坡的不足之处是缺乏生态效果,但是对边坡有支挡加固作用,为植被生长提供稳定环境。是在高陡边坡,植被防护与工程防护有机结合尤为重要。坡面种植植被后,植物的根系增强了坡面表层的稳定,因而对边坡稳定起到重要作用。目前学术界和工程界在考虑植被护坡时,不仅仅是做到坡面绿化,而是将工程防护和植被防护有机结合起来,形成稳固而又有生态景观效应的防护结构体系。因此,在进行植被护坡设计时,首先判断边坡是否稳定。若不稳定,则采取合理措施进行支挡加固,然后进行边坡绿化设计。对于稳定边坡,有时为了表层部坍塌、风化、雨水冲刷等因素引起的表层失稳,也需要预先采取工程防护。因此目前植被护坡应用总的发展趋势是将工程防护和植被防护相结合。其中对于坡体表面部失稳、易溜坍、易冲刷的边坡,一般都采用三维土工网、土工格栅、土工网、土工格室和浆砌片石框格骨架等工程措施和植被防护相结合。
生态护坡的形式常用的生态护坡形式有植物型护坡、土工材料复合种植基护坡、生态石笼护坡、植被型生态混凝土护坡、生态袋护坡、多孔结构护坡、自嵌式挡土墙护坡等。植物型护坡:通过在岸坡种植植被 ,利用植物发达根系的力学效应(深根锚固和浅根加筋) 和水文效应(降低孔压、削弱溅蚀和控制径流)进行护坡固土、水土流失,在满足生态环境的需要的同时进行景观造景。优点:主要应用于水流条件平缓的中小河流和湖泊港湾处。固土植物一般应选择耐酸碱性、耐高温干旱,同时应具有根系发达、生长快、绿期长、高、价格经济、管理粗放、抗病虫害的特点。
工程护坡有坡面防护和支挡结构防护两类 。坡面防护常用的措施有灰浆或三合土等抹面、喷浆、喷混凝土、浆砌片石护墙、锚喷护坡、锚喷网护坡等 。此类措施主要用以防护开挖边坡坡面的岩石风化剥落、碎落以及少量落石掉块等现象 。所防护的边坡,应有足够的稳定性,对于不稳定的边坡则先支挡再防护 。支挡结构的类型较多,如挡土墙、锚杆挡墙、抗滑桩等 。这些支挡结构既有防护作用,又有加固坡体的作用 。采用工程措施护坡,往往过分追求强度功效,破坏了生态自然,景观效果差,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混凝土面、浆砌片石面会风化、老化,甚至造成破坏,后期整治费用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