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县英石假山施工方案
水泥塑石假山是一种全新的假山造型方式,它来源于国外的假山的游乐园假山雕塑造型,随着传入国内,使得国内的假山造景从真石假山慢慢开始转变为水泥塑石假山的方式,些种方式可以使用更加低的成本造出一些形式威武的大型假山,使用真石假山堆叠的假山造景一般都有体量的限制,因为真石的重量比较重,所以在堆叠的过程中有很大的安全风险,如果堆叠过高,不安全因素就会越大,而使用钢筋混凝土假山则克服了这一点难处,可以制作高达几十米的大型假山,大大提高了景观造景的进程。
用水泥、黄泥、河沙配成可塑性较强的砂浆在已砌好的骨架上塑型,反复加工,使造型、纹理、塑体和表面刻划基本上接近模型。在塑体表面细致地刻划石的质感、泽、纹理和表层特征。质感和泽根据设计要求,用石粉、粉按适当比例配白水泥或普通水粉调成砂浆,按粗糙、平滑、拉毛等塑面手法处理。纹理的塑造,一般来说,直纹为主、横纹为辅的山石,较能表现峻峭、挺拔的姿势;横纹为主、直纹为辅的山石,较能表现潇洒、豪放的意象;综合纹样的山石则较能表现深厚、壮丽的风貌。为了增强山石景的自然真实感,除了纹理的刻划外,还要作好山石的自然特征,如缝、孔、洞、烂、裂、断层、位移等的细部处理。一般来说,纹理刻划宜用“意笔”手法,概括简炼;自然特征的处理宜用“工笔”手法,精雕细琢。
按假山整体造型表面塑一层20-50毫米厚的塑石假山水泥,并塑出山石的质感纹理。待层料未凝结时,用塑石工具进行山体表面造皱处理。山石纹理细部处理按照山体的粗步造型和表面造皱,对峰峦、山涧、洞穴、溪流、断层、石矶、石质、纹理用切、凿、塑等方法进行细部造型处理,反复远近,正侧观察,边塑边改使山体各部位达到自然山石的质感效果和天然景观的艺术效果。山体着前应浇水湿润,但不能有水迹,以免流浆。依照设计要
桩基:即主要由支撑桩撑起的假山基础。水中的假山选用结实坚固、耐水湿、抗腐烂和锈蚀的木桩、石桩、钢筋混凝土桩为支撑桩。柱子按梅花形排列,在基础范围内均匀分布,桩间用块石嵌紧,再用条石压顶。条石上面才是自然形态的山石。条石应置于低水位线以下,自然山石的下部亦在水位线下。灰土基:即由石灰和素土按一定比例配制的混合物,凝固后形成结实的不透水层,能有效减少土壤冻胀对上层建筑设施的破坏。在北方地下水位一般不高,雨期较集中,使灰土基础有比较好的凝固条件,园林中位于陆地上的假山多采用灰土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