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平县园林建设专业师傅施工
推进园林绿化管理法制化进程就园林绿化管理而言,需要法律法规来保障其工作的顺利开展,为此,应当不断推进园林绿化的法制化建设进程。首先,应当遵循以法治绿的原则开展绿化管理工作。想要确保园林绿化工作的顺利进行,就不断强法和执法,各类相关的管理法规也应当完善,并且要确保贯彻执行、依法办事。这就要求管理监察队伍,应当知法、守法和执法,同时要敢于且善于管理,有关管理部门也应当杜以权代法的现象发生;其次,向社会及群众宣传与园林绿化相关的法律、法规,这样不助于人们养成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而且还能进一步调动起全社会的力量来管理和保护园林绿化。
园林绿化对其植物的排水问题也有一定的要求,一般园林绿化地的排水都是依据地形或者是挖沟或者是采用管道的形式。一般来说选择排水方式不仅要考虑到地形的实际、经济状况,也要考虑到起修建好以后对整个绿化环境的影响。
绿化养护的技术措施在栽培学中,常言道“种三管七”,绿化中种植的都是有生命的植物,不少单位在园林绿化时,往往规划设计高标准,施工养护低水平,造成好景不长。在绿化养护管理上,要了解种植类型和各种品种的特特征与特性,关键抓好肥、水、病、虫、剪五个方面的养护管理工作。草地的养护管理草地养护原则是:均匀一致,纯净无杂,四季常绿。据资料介绍在一般管理水平情况下绿化草地(台湾草)可按种植时间的长短划分为四个阶段。一是种植至长满阶段,指初植草地,种植至一年或全覆盖(100%长满无空地)阶段,也叫长满期。二是旺长阶段,指植后2-5年,也叫旺长期。三是缓长阶段,指植后6-10年,也叫缓长期。四是退化阶段,指植后10-15年,也叫退化期。在较高的养护管理水平下台湾草地退化期可推迟5-8年。连地针叶草的退化期比台湾草迟3-5年,大叶草则早3-5年。
缓长期的肥水管理比旺长期要加强,可增加进行根外施肥。剪草次数控制在每年7-8次为好。草地退化阶段的管理植后10年的草地开始逐年退化,植后15年严重退化。水分管理,干湿高替,严禁渍水,否则加剧烂根枯死,加强病虫害的检查防治,除正常施肥外,每10-15天用1%尿素,磷二钾混合液根外施肥,或者用商品叶面保,叶面肥如大丰田等根外喷施,效果很好。对部枯死处可进行全贴补植。退化草地剪后复青慢,全年剪草次数不宜超过6次。另外,由于主草稀,易长杂草,需及时挖除。此期需全面加强管理,才能有效延缓草地的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