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屏区英石假山专业师傅施工
假山的材料有两种,一种是天然的山石材料,仅仅是在人工砌叠时,以水泥作胶结材料,以混凝土作基础而已;还有一种是水泥混合砂浆、钢丝网或GRC(低碱度玻璃纤维水泥)作材料,人工塑料翻模成型的 假山 ,又称'塑石'。
塑石景观制作——上山水景观制作以 、妙趣横生、逼真,整体协调统一为准绳, 、富有创意为目的,合理地运用流水造势是造景工作中十分重要的一环,正所谓有山无水不成景。瀑布或流水流动的动感才能很好地赋予山体以灵魂,使沉静的山体“活”起来。人造山景还要有一些物件(如:亭、桥、塔、人物、动物)和植物的搭配与点缀,才能让人造山景更趋于 。山水景观制作,上是整个山水制作工作中 关键的一项。古人云:“三分画七分裱”就是对一件作品 后一道工序的,山体造型已分出远近、高低、凹凸、受光面与背光面等各种关系, 后用彩把它们之间的这种关系的表现出来。
中国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研究中心总经理端木歧告诉记者,GRC 应用于园林工程已有十多年,整个施工流程中,在真山石上脱模是关键的一道工序。“看似简单的脱模,其实蕴含大学问,对工艺要求高,如玻璃纤维配比、制模方法等。只有工艺到位,GRC 假山景观才能有细腻的质感,达到高的仿真效果。”端木歧解释道,北京植物园大温室2000 年3 月底对外开放,温室内的假山就是用GRC 制作的。为了能够呈现更为自然、优美的热带雨林风光,施工人员专程赴云南进行山石脱模。翻模后GRC 假山的颜、纹理与自然山石没有太大差别,整体景观自然。“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对假山制作效果有着直接影响,在了解自然山石结构、纹理的同时,还要掌握一些施工技巧。如脱模后的GRC 构件要经过拼接组成大型假山,在连接缝隙时一定要谨慎小心,精益求精,否则不仅会降低假山景观的真实性,成为造景的一大败笔,还会直接影响假山的使用寿命。”
小型水泥假山制作流程定位放样:根据图纸、模型及现场情况进行定位放样。预埋件埋置:现浇板块采用70×100×6的预埋件,间距1.5-2.5m埋置;框架柱身采用70×100×6的预埋件,间距2m埋置。在埋设前均应将其与混凝土接触的表面上的锈、油渍、油漆清除干净,埋件在覆盖前均应加固牢靠,并搭接到混凝土钢筋上,预埋件的规格、数量、位置及埋入深度均应符合设计图的要求。骨架制作:主材料为50×50×5角钢,次要处用30×30×3角钢,涂刷锈漆进行防锈处理。行塑石方形骨架制作,骨架角钢的间距尺寸一般控制在:横向间距1.3m,竖向间距1.3m。连接采用焊接方式;然后根据模型进行左右斜拉,做出假山的大致形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