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乐区绿化护坡设计施工
采用植物群落固坡、保持土壤的作用是有一定限度的,它不能涉及到深层土壤的坍塌或极其厚重土层的滑动 。植被护坡技术必须是植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发挥二者各自的优势,才能有效地解决边坡工程防护与生态环境破坏的矛盾,既保证了边坡的稳定,又可实现坡面植被的快速恢复 。
被动防护系统又称挡石网,是由柔性网、钢柱和连接件组成的栅栏式承重结构,能在设计能力范围内吸收落石动能,并将其转化为系统的变形能进行耗散。边坡支护的主要结构形式是挡土墙,通常按结构分类为:重力式挡土墙(含配重式挡土墙)、薄壁式挡土墙(含悬臂式挡土墙和扶壁式挡土墙)、加筋式挡土墙、锚杆挡土墙和锚板挡土墙、竖向预应力锚杆挡土墙、土钉挡土墙和桩板挡土墙等。重力式挡土墙靠自身重力平衡土体,一般类型简单,施工方便,圬工量大,基础要求高。根据墙背的不同类型,有普通重力式挡土墙、无称重平台的折线重力式挡土墙和称重式挡土墙。
墙式护岸是指顺堤岸修筑竖直陡坡式挡墙,这种形式多用于城区河流或海岸防护。在河道狭窄,堤外无滩且易受水冲刷,受地形条仵或已建建筑物限制的重要堤段,常采用墙式护岸。墙式防护(防洪墙)分为重力式挡土墙、扶壁式挡土墙、悬臂式挡土墙等形式。墙式护岸一般临水侧采用直立式,在满足稳定要求的前提下,断面应尽量减小,以减少工程量和少占地为原则。墙体材料可采用钢筋混凝土、混凝土和浆砌石等。墙基应嵌入堤岸护脚一定深度,以满足墙体和堤岸整体抗滑稳定和抗冲刷的要求。如冲刷深度大,还需采取抛石等护脚固基措施,以减少基础埋深。
崩坍与岩堆段公路路基防治崩坍一般是指岩崩与坍塌的总称。在陡峻山岭地区修筑公路,由于地质历史与地质背景的不同,以及当地地形、气候、岩性、地层构造的特点、地震作用和人为因素的影响,斜坡上常遇到不同程度的崩坍现象,崩坍对路基稳定的危害是不容忽视的。在公路勘察中应对崩坍作出预测和稳定评价,以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岩堆则是指陡峻山坡上,岩体崩坍物质经重力搬运,在山坡坡脚或平缓山坡上堆积的松散堆积体。在岩堆地段修筑路基,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以求稳定。